8日凌晨两点,南通市人社局就管中心主任科员王益年带队,前后换了5种交通工具,历时18个小时,终于将从甘肃陇南宕昌县招聘的26名务工人员安全送达大生集团。截至目前,33个赴外招聘工作组,已有近20个小组带着招聘人员返通。
开发新基地,遇困难迎头上
本次招聘行动52条线路中,大部分对接的是老劳务基地,但王益年带队去的甘肃陇南宕昌县是要建的新基地之一。“一开始当地人社部门的态度比较谨慎,看到我们做事很认真,政策宣传也很到位,才逐渐放下防备,最终签订了人力资源互补合作协议。”
疫情期间出去招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各地管控严,查完身份证查健康证,随行民警的警官证也被层层上报进行审核;以前在县城开场招聘会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要去到乡镇甚至村里,到田间地头去宣传招工政策,“最基础的问题是吃,我们组里一个同志不吃牛羊肉,就让店家煮点面条拌着酱油吃。”王益年说,但是没有人抱怨,都是主动找事做。
当地企业不多,群众主要在家种植药材或者出去打工,“之前都是到新疆打一些季节性的临工,我们还要引导他们慢慢适应企业里规律的工作生活。”王益年说,目前正值培育药苗的春耕期,除了这次来通的26人,也有不少人考虑过了农忙再来南通打工。
“有两个人6号晚上才决定来南通,我们临时买两张机票价格相对高一些,但只要他们愿意来,我们全力支持。”王益年说,“回来的路上,当地人社部门还让我再发点其他企业的招聘信息过去,他们要继续帮我们招人。”
双方还约定,等疫情结束了,要来南通看看城市风貌、看看企业就业环境。这次集中赴外招聘,贵州省罗甸县、陕西省麟游县及陇县、河南省巩义市等地也与我市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成为新的劳务基地。
对接老基地,效果挺不错
3日一早南通出发到上海飞运城、4日到长治、5日到临汾、6日回通,南通市人社局就管中心主任沈志和带队去的山西一线,都是有过合作的签约劳务基地,“他们都来考察过,有工作基础,也有感情因素,所以我们的工作推进比较顺利。”
出发前,工作小组就与当地人社部门进行了对接,把市政府的赴外招聘联系函、专门制作的南通宣传片及相关招聘信息发给了对方。“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 沈志和说,临汾的主要负责同志对我市的招聘联系函专门做了批示,要求广泛宣传发动、加强对接。工作组在路上就不断收到来自临汾的求职者电话,到临汾当天下午就开始面试,最终定下25人,他们派大巴送来了南通。
一下子派出33个组,加上还有派员下沉企业指导复工、保障“点对点”接工等任务,人社部门人手不够,南通市委组织部协调了9名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带队。市科技局科研机构处副处长吴卫东就是其中之一。4日出发,先后到安徽淮北、河南濮阳、山东菏泽三省三地招聘,吴卫东的这条线路虽然不是最远,但着实“曲折”,“所幸都是之前和南通有联系的劳务基地,当地人社部门也很配合,提前在官方网站、公众号上发布了用工需求。”
一路上,几个企业负责人的电话都是“热线”,不断有人打电话来咨询,为了减少务工人员的奔波,吴卫东一组还尝试通过视频面试,“公安确认过轨迹、企业觉得可以录用,我们再指导他去办好健康证,就让他直接带着行李到集中地点。”吴卫东说,他们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不多,离开了之后还不断有人联系,“效果挺好的,企业也很高兴。”
在同样是老劳务基地的陕西省安康市,由南通市人社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副书记戴明君带领的工作组就比较辛苦。由于当地疫情管控,人社部门应接不暇,“那我们就自己上。”戴明君带着大家拿着市政府开出的联系函,先后前往紫阳县和镇坪县,到各个乡镇“毛遂自荐”,宣传南通城市企业,发布招聘信息。
已发布2万多条岗位信息
为应对疫情期间无法开展现场招聘活动的困难,南通市人社局紧急完善了赴外招聘信息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提供岗位信息。务工者可以通过扫描南通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二维码,进入系统查询岗位,登记个人信息,足不出户了解南通企业岗位需求,线上与招聘企业互动。截至目前,已有163家企业的24330条岗位需求信息录入系统,对外发布。
在出发前,各个工作组就与对方劳务基地积极联系对接,有的工作组人还没到,对方先期招聘的务工人员就已经坐上前往南通的大巴;有的工作组一落地,就收到数十人意向来通的好消息。到达目的地后,除了对方先期通过网络、短信、张贴公告等方式进行的宣传,各工作组尽可能地走进社区、村居,让更多人看到、听到“南通”。“这次政府组织集中赴外招聘,通过宣传推介南通,使有的地区来通务工人员从无到有,有的地区从少变多,有的地区从散趋聚。”沈志和说。
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招聘工作组100多名成员的足迹从西南到西北,从平原到山区,有人在群里晒个盒饭就被指“拉仇恨”,有人只能在超市买面包果腹,有人在夜晚崎岖的山路上攥了一手心汗……陕西安康工作组的黄荣在朋友圈里说,“村子都在山里,进去的山路很多是180度的转弯,颠得都要吐,但是只要为企业招到员工,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