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商情

肇庆法院:以法治护航肇庆加速发展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0-03 09:32)
文章正文

丰收时节,秋高气爽。

肇庆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时机——随着“百千万工程”推进实施,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肇庆四会市跻身赛迪“全国百强榜”,封开县杏花镇成功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喜报传来的背后,离不开人民法院的服务和保障。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小明 摄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贯彻落实肇庆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法治护航肇庆加速发展,服务保障肇庆奋力打造珠三角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枢纽。

积极延伸司法职能

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今年4月,肇庆市封开县大玉口镇群星村,13头牛成为粤桂边界上第一批戴上“身份证”的大型饲养牲畜,牛主人此前担心因牛的遗失导致纠纷,如今已烟消云散。

为何要给牲畜佩戴“身份证”?“纠纷地”如何摇身一变成为“睦邻道”?

原来,此前封开法院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粤桂边界流行规模化、放养式的饲养方式,导致大型牲畜的权属纠纷时常发生。对此,封开法院向多个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为牛等大型牲畜佩戴标识,让农户有效辨别牛只权属,为省际边界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作出有益探索。

上述案例,是肇庆两级法院主动担当,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法官主动从审判桌走到群众中,走到乡间,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例如,2023年,肇庆中院牵头在广宁县最为偏远的山区北市镇建立司法惠民中心,打通乡村社会治理“末梢神经”。中心建立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纠纷103件,其中邻里纠纷调解成功率100%,劳动争议成功率超过90%,该镇北市村、国光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北市经验”也在全市推广开来。怀集法院在下帅壮族瑶族自治乡建立惠民中心,探索出一条民族自治与法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实践路径。四会在13个镇街成立惠民服务中心,搭建起“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的“大调解”格局。

高效化解涉企纠纷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我们正在搞‘美丽渔场’,刚有点规模。”陈某指了指鱼塘,和彭敏玲法官、特邀金融调解员泮乐走在乡间。

原来,赵先生是一宗金融贷款纠纷的被告,但他也是肇庆四会迳口镇小有名气的水产养殖户,他创办的水产养殖合作社带动了周边100多户养殖户从事桂花鱼养殖。

“贷款不能不还,但也不能让这笔贷款压垮一个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乡村企业。”金融调解员泮月充分发挥金融专业知识,一边与原告一同考察被告的发展前景,一边协助被告申请政策补贴,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也帮助被告缓解燃眉之急,真正实现“放水养鱼”。

近年来,四会法院依托“四会市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解决矛盾纠纷262宗,涉案标的金额7559.80万元,助力20多家受困乡村企业重获新生,保住500多个就业岗位。

乡村振兴重点在产业振兴,如何服务保障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司法服务“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命题。

肇庆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特色产业、地理标志产品综合保护体系,端州、高要法院建立端砚、五金产业司法服务保障机制,封开法院出台“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业品牌司法保护十条措施”,助力“肇字号”品牌做大做强。

今年4月,肇庆中院与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合作联社共同参与了一场普法活动,为广大市民群众、企业代表生动宣讲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升肇庆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推动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和市场价值高的企业发展壮大。

护航绿美生态建设

绘就绿色发展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肇庆正紧密结合实际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绿美底色。

2023年8月,珠江流域(西江)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在广东肇庆启动,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一体化保护。今年8月,在《珠江流域(西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基础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法院发出司法保护倡议,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环境司法协作,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一体化保护,为珠江源保护工作注入新的动能。

以法治之力护航“百千万工程”,不仅需要跨区域协作,还需要跨部门合力。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肇庆法院和检察院共同签署《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司法保护协作的意见》,并为“星湖(七星岩、鼎湖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揭牌。这是环境司法与环境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起点,标志着法检“两院”将以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高效率的司法协作,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百千万工程”是促进生产、改善生活、保护生态的民生工程,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高质量的司法保驾护航。肇庆法院持续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建立以生态环境修复为中心的损害救济制度,创新异地补植、增殖放流、以劳代偿、碳汇认购等替代性修复方式,有效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在今年初,最高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农用地典型案例”中,肇庆中院审结的梁某东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入选。今年以来,肇庆法院有两个案例入选“广东法院司法保障生态环境修复典型案例”,一个案例入选“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典型案例”。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肇庆经验”

创新力是企业的生命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离不开司法保障。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个进驻有小鹏汽车、宏旺金属、宁德时代等重点知名企业的国家级高新区,2023年全区实现GDP近26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200亿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法律问题接踵而至。2023年受理涉高新区民商事案件2713件、同比增长16%,其中涉企纠纷占比超过92%。

为了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今年3月,肇庆四会市人民法院大旺人民法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肇庆巡回法庭、肇庆中院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正式揭牌办公,构建了一个立体式、在地化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络,肩负着服务当地科技创新、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职责。

大旺人民法庭启用不久,便成为肇庆市“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的试点,通过设置调解工作室、出台特邀调解员管理和考评办法等制度机制,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全国人大代表徐建贤认为,法庭的启用顺应了高新区企业发展的司法新需求,是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具体体现,缩短了司法保障企业创新发展的服务半径,也有利于更好地整合当地行政、工业园区、行业等各方面力量,以点带面助力涉高新区企业纠纷得到快速和实质性化解。

大旺法庭庭长梁育锦表示,法庭将针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要求,把平等保护原则融入各项司法政策、落实到个案办理中,做实“严保护”“快保护”,充分保障创新企业合法权益。全面加强人民法庭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作风正派、业务精通、服务周到的法官队伍,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为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司法支撑。

原标题:《肇庆法院:以法治护航肇庆加速发展》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