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根本任务枝繁叶茂;
党政军民学和衷共济,教育强市建设蹄疾步稳。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宝鸡市教育系统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主线,抓项目优硬件、抓改革优管理、抓创建优质量,围绕打造“宝鸡好教育”品牌,革故鼎新、砥砺奋进,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全市教育生态持续优化,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年末岁首,宝鸡市教育局联合省、市新闻媒体,携手推出2024宝鸡教育大事记,通过对重大教育事件的精心梳理,为我们勾画出宝鸡教育2024年激情发展的奋斗轨迹。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16日,凤县“党员名师工作坊”常态化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分享活动,各县区各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落实,教育系统基层党建持续提质增效,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一是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二是坚持集中整治、深化“三个年”、清廉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四个结合”,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三是精心打造“宝鸡好教育”品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四是扎实开展“四好”思政课创优、“大练兵”行动,组建“大思政课”校园共同体,思政润心一体推进。五是开展研学实践教育,五育并举同步发力。六是以示范党组织创建为抓手,助推基层党建整体提升。七是组织190名党组织书记参加全国党员网上培训,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八是深化“双培养”机制,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凤县“党员名师工作坊”、眉县“八问八落实”工作法等经验获省委教育工委肯定。
双向奔赴激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活力
2024年11月15日,《光明日报》以“陕西宝鸡:产教融合激活经济发展新动力”为题,对宝鸡市职校、企业双向奔赴、合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重磅报道。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计划,深化三个互融,促进六个协同,以实施四大行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取得新成效。实施走访调研行动,引导全市36所院校走进752户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先后形成《陕西省职业教育与传感器产业链匹配现状》等7篇调研报告,组织部分职业院校赴天津考察学习,形成了《丹凤朝阳,问津寻真——学习考察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工作决策提供参考。实施校企联姻行动,印发《宝鸡市推进产教融合院校“企业行”工作方案》《宝鸡市推进产教融合企业“院校行”工作方案》,有序有效开展院校“企业行”和企业“院校行”活动,全年组织企业行活动12期、“院校行”1期,走访企业60余户,全面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施赋能提升行动,印发《宝鸡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和“六个协同办法”,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政府统筹,系统谋划推动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增效,全力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结构要素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实施示范引领行动,支持建设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两家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支持龙头企业和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组建全国汽车智能装备、陕西智慧康养、高档数控机床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陇县职业教育中心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岐山县烹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被列为省级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重点培育项目,引领院校、企业不断提升协同育人质量和水平。
“宝鸡好教育”建设做法全省推广
2024年7月,《陕西省“双减”工作动态》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全力打造“宝鸡好教育”品牌》为题,向全省推介“宝鸡好教育”建设经验做法。
近年来,宝鸡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陕西省关于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盯“学好上、上好学、学得好”的“三好”目标,实施抓项目优硬件、抓改革优管理、抓创建优质量三大行动,推进“宝鸡好学校”等八大建设项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打造“宝鸡好教育”的区域特色品牌,有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持续深化德育铸魂、体育立人、美育浸润、劳育融通、心育向阳等“新时代·新教育”等系列改革行动,做到“一个都不少”“人人能出彩”;推进集团化办学多样态发展,探索形成一法人多校区、初高中贯通、全学段融通、综合托管等开放、多元、特色办学模式,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全市组建教育集团37个,涵盖成员校133所;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积极构建观念上同向、履职上同责、实施上同力的校家社合力育人体系,宝鸡市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经过不懈努力,全市省级示范高中占比达到30%,优质园占比达到65%,涌现出“书香校园”、劳动教育等一批精品案例。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
2024年1月,宝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立,有力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走活,开创了全市学段上主线贯穿、有序递进,横向上同向同行、功能互补的全体系思政育人新格局。
联盟成立以来,采取平台建设、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等系列举措,推动思政教育在统筹规划、示范引领、师资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扎实推进,打造了一批精品思政课,培养了一批优秀思政课教师。一是“共建、共享”搭建交流平台。成立由宝鸡教育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中小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组成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遴选76名优秀思政课教师组建“大思政课”教研共同体,探索推进校地联通、教学贯通、资源融通。二是“共研、共用”探索课程贯通。围绕思政课教学现实问题和理论前沿问题,确定市级立项课题50个,集中开展“大思政课”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组织“大思政课”品牌案例及学术论文征集活动,打造本土思政教育资源库。开展大中小各学段“大思政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专家报告20余场,探索跨领域、跨学段、跨学校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促进成果转化。三是“共联、共育”强化校馆合作。遴选6个红色教育基地作为中小学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校馆合作打造适合不同学段的研学实践教育系列课程,开展“思政教师+博物馆讲解员”联合教学,让研学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
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为打造“宝鸡好教育”夯基垒台
2024年9月1日,投资2.5亿元、锚定“渭滨第一、宝鸡一流、西北知名”发展目标,覆盖整个义务段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宝鸡市渭滨第一学校正式建成投用。至此,渭滨区姜谭路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彻底消弭,区域性“择校热”“大班额”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2024年,市教育局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主线,抢抓中央三年投资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7000亿元和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有利契机,滚动实施未来三年“四个一批”教育项目,全面加快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为打造“学好上、上好学、学得好”的“宝鸡好教育”品牌架桥铺路、夯基垒台。
据统计, 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共实施续建和新建重点教育项目29个,概算总投资22.7亿元。截止年底,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宝一中科技新城校区、宝一中附属小学、渭滨区第一学校、高新区高新第三幼儿园、高新三小北校区,眉县第四幼儿园等14个重点教育项目已经建成投用,新增学位9800个。
全链条优化让课后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2024年10月,《宝鸡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资金管理使用指导意见(暂行)》印发实施,实现了课后服务收费资金的闭环管理,确保把课后服务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一是着力完善政策制度。进行全链条梳理,针对薄弱环节,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政策的通知》《关于课后服务费减免工作的通知》《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资金管理使用指导意见(暂行)》等系列文件,切实扎紧制度笼子。二是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联合市发改委对全市课后服务收费工作做了进一步明确,有力规范课后服务费收取范围和对象、收费标准、收取方式、减免办法、支出范围以及纪律要求等,在现行单课时收费标准不变的基础上,实行最高限价管理,切实减轻家庭经济支出负担。三是着力化解存在问题。加强基层调研和政策研究,建立健全资金管理、补助发放、公示报批等6项工作机制,明确要求学校计酬标准向一线教师倾斜,切实推动资金管理透明、分配公平。四是着力加强监管监督。指导各县区、各学校落实课后服务费发放使用审批程序和公示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畅通投诉信访渠道,提升课后服务费用管理使用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
2024年9月10日是全国第四十个教师节。市委、市政府召开庆祝大会,隆重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市委书记杨广亭出席大会并讲话,对全市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和辛苦付出给予充分肯定和感谢,希望广大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高尚师德、锻造过硬本领,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去年以来,市教育局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行动年为契机,紧扣“宝鸡好教育”目标,积极作为,协同发力,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第一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树先进典型,正面示范引领,开展警示教育,师德师风持续向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县管校聘”改革深入推进,1615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队伍活力持续增强。积极维护教师权利,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减轻教师负担。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事业单位招考、特岗教师招聘、公费师范生招录多措并举,全年招聘新教师1246名,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坚持培养、培育两手抓,全方位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骨干教师队伍持续壮大。坚持做好教师培训,争取国培、省培项目18个,完成市培项目27个,全年培训教师2.3万人次。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落实,确保实现“两个不低于一个不晚于”目标要求。推出“优秀教师典型事迹你我讲”专栏,弘扬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切实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宝鸡与宝鸡文理学院联合培养定向就业公费师范生
从2024年秋季起,宝鸡市与宝鸡文理学院校地合作联合培养定向就业公费师范生,首批招录100名学生(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各50名)顺利入学就读,为全市教师队伍培养选拔开辟了新路径。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均衡、协调发展,市政府决定,从2024年秋季起,宝鸡市与宝鸡文理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参照国家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定向宝鸡市就业的公费师范生。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享受“两免一补”(免除学费、住宿费,给予生活补助),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全额保障,优秀学生在校期间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同时,培养学校集中最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向定向就业公费师范生倾斜,确保“高进优出”。地方定向公费师范生实行“省来县去”,2024年招生计划覆盖全市12个县区和宝鸡高新区,按协议约定,学生毕业后将全部到定向县(区)中小学(幼儿园)任教,服务期6年。这项计划的实施,为从源头上改善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质量,促进县域教育发展作出有益尝试。
“校园餐”专项整治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靶向施策、同向发力、精准监督,扎实推进“校园餐”问题专项整治,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日趋规范,“校园餐”专项整治成效显著。11月至12月,省“校园餐”问题常态化下沉蹲点督导组深入宝鸡市13个县区,对“校园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入校实地督导并给予充分肯定。
一年来,市县两级紧盯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坚持管、查、改、监一体贯通,全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一是夯实责任严格“管”。压紧压实学校食堂管理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岗位要求,推广“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模式,全力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监督。二是聚焦重点深入“查”。聚焦膳食经费、供餐运营、食材采购等重点问题,组织7轮次自查自纠和督导检查,累计排查整改发现问题1558个,印发督办提醒函23份,向纪检监察及其他部门移交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有关问题线索56件,立案23件。三是靶向施策全力“改”。坚持“当下治”与“长久治”紧密结合。针对自查自纠和下沉督导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建立台账,逐项整改。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挂牌督办和约谈、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公开公示等办法,“校园餐”日常监管制度日益完善。四是科技赋能创新“监”。全力推进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专项行动。全市962家学校食堂全部实现“智慧监管”,400多路摄像头从“后厨可视”升级为“可识别、可抓拍、可预警、可喊话、可回放”,对11种风险隐患实现抓拍、推送、整改、审核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效能大幅提升。
以“两项创建”助推全市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2024年4月2日,全市“两项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高宏真强调:“两项创建”既是政治任务又是民生工程,全市上下要坚持问题导向,锚定目标、突出重点、紧盯短板、精准发力,以扎实有力的措施推进“两项创建”提质增效,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2024年是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工作加速推进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千方百计强保障,多措并举抓推进。在优化推进机制上“做文章”。召开全市“两项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交流县域、学校不同层面,项项、校校达标不同角度推进创建的有力做法,激发创新思维和工作热情,为创建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补齐短板弱项上“下功夫”。编制《宝鸡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为有效化解中心城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学位供需紧张等问题制定“施工图”。深化“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开展校长职级制改革,创新开展校地合作定向公费师范生培养,教师队伍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在严格督导评估上“见实效”。按照典型示范、梯次推进的实施策略,组织对规划于今年和明年完成“两项创建”任务的金台、陈仓、陇县、麟游等9个县区分别开展市级初核和过程督导,严格对照创建指标,不漏一园一校进行全覆盖式督导检查,帮助县区全面查找问题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确保校校、项项达标。在强化责任落实上“求突破”。把创建任务纳入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清单,指导各县区将创建任务分解到每个年度,明确到相关部门、单位和学校,切实将“两项创建”结合到业务上、落实到日常中、细化到责任里,做到年年有目标,个个有任务,有效防止突击创建、低水平创建。同时,实行领导包抓“两项创建”工作制度,推动形成市、县、校三级齐抓共创的全方位、立体化工作格局。
目前,麟游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凤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陇县、麟游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扶风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基本达到评估标准,已申报省级验收。
加大教育投入全力保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宝鸡市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主动扛起 “两个只增不减”的政治责任,全力保障教育投入,发挥了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增强教育内涵、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导向作用,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2024年,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前提下,宝鸡市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重点问题,持续保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足额保障生均公用经费,确保教育政策公平惠及每位学生;二是全面落实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应助尽助、应补尽补;三是统筹专项教育资金投入使用,确保教育民生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不断增长的教育经费投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用足用好的教育经费投入,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久久为功推进校外培训治理走深走实
2024年7月9日,宝鸡市召开校外培训行政执法研讨会,听取各县区执法案例办案过程汇报,对执法过程及编写《案卷》合规性进行研讨点评,评选产生优秀执法案例,不断提升校外培训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使校外培训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深化改革、标本兼治,持续提升校外培训治理水平。一是党建引领助发展,扎实开展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百校行”活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校外培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1所机构被表彰为助力防汛救灾优秀社会组织。二是线上监管优服务,全市430所校培机构全部纳入全国监管与服务平台管理,实现机构、资金、人员等管理线上运行,处理预警提醒1658条、投诉举报81起,持续规范校培机构培训服务行为。三是联合治理守秩序,组织开展寒暑假期联合治理、从业人员培训等专项行动,实现部门间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查处非学科类无证培训49起、隐形变异学科类违规培训98起,校外培训市场得到有效治理。四是统筹“双升”促规范,会同文旅、科技、体育等部门强化非学科类校培机构日常监管,遴选非学科类校培机构参与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提升校内教育质量,推动校外培训成为校内教育有益补充。(宝鸡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