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颁布实施了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8月15日
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解读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摄
发布人:
周 波 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市公租房管理局党组书记
罗冬梅 市公租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吴 韦 市公租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 润 市公租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市公租房管理局党组书记周波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周波介绍,公租房是民生工程。为解决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我市积极推进公租房建设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建成58.3万套公租房,已帮助140余万人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用真心真情努力为中低收入群众提供了一个自己的家,而且公租房小区周边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烟火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信不少朋友都去逛过民心佳园夜市,这里的烤肉摊、肉饼铺可以说洋溢着重庆热气腾腾的夜生活的氛围。像民心佳园这样的夜市,在其他的公租房周边还有不少,他们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便捷生活,同时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这些夜市不仅是市民游客的打卡地,也成为了公租房生活一个最鲜活的剪影。
但是,目前我市公租房工作还存在一些情况,比如区域供需不平衡、部分申请人等待时间长却未能配租等,居民也期待居住环境变得更好。为了尽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回应大家的期盼,让公租房政策惠及更多群众,我市修订了这一《办法》。
《办法》在起草过程中,广泛邀请群众代表、专家一起参与,通过问卷调查、网络等形式公开向社会公众征集了意见和建议,并且充分听取吸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办法》共分为8章47条,在准入条件、配租方式、运营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些调整主要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 为更有利于精准保障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群众,规范了公租房申请收入标准。
首先,《办法》考虑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的实际困难,明确对这部分群众,按照属地原则依申请应保尽保,对他们实行兜底保障。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很多群众收入的绝对值比十几年前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物价等因素,他们依然存在住房困难问题。
综合各方面考虑,《办法》规范了公租房申请的收入标准,以本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设置基准,实现更精准的保障。
2 为了让符合条件的早期申请人员“入住更快”,完善了配租方式。
按照原来的暂行办法,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早有人就申请了公租房,但是因为小区腾退房源少、摇号随机性,有可能后申请的人反而先获得配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办法》在现有摇号配租基础上,增加了腾退房源的按序轮候配租方式。综合考虑申请的时间、优先保障因素,确定轮候顺序,首先按照申请人的申请年度先后排序,年度早的就排在前面。如果是同一年申请的,符合国家和我市规定的优先保障对象排在前面。
同时,小区房源、轮候排序的情况都将向社会公开,这样申请人就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选择申请合适的小区,尽快入住。
3 为提升公租房小区居住品质,让大家感受到“住享宜居”,不断提升公租房运营服务水平。
近年来,重庆持续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用心用力推动“住有所居”迈向“住享宜居”。
截至目前,我市已经连续12年举办公租房邻里节、连续开展7届公租房全民健身运动会,可以说,现在重庆的公租房已经成为百万住房困难群众共同的美好家园。
“公租房·百姓家”,为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办法》在提升公租房运营服务方面,也做了一些完善。
更加强化公租房“公”的属性,明确公租房产权人或运营单位,建立专项维修资金预筹机制,按照不低于租金收入的5%逐年提取,用于共有部位、共有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改造,促进小区更加安全、宜居。
《办法》新增“物业和社区治理”内容,明确要完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健全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提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优化社区服务,丰富小区文化生活;推进智慧社区、智慧房管、智慧物业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提升公租房居民生活便捷性。
同时,秉持初心,打造“一老一小”幸福之家,投用配套小学、幼儿园、托育机构82所,5.5万余名承租户子女就近入学入园。打造务工人员拼搏之家,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技能培训,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就业服务。打造特殊困难群众的安心之家,建成12家“渝馨家园”残疾人服务阵地。
但是客观地讲,这个家也面临着规模大、人员流动性强、管理困难矛盾多等实际情况,《办法》的修订,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家的期待,更加公平地让中低收入群众尽可能的得到住房保障,也期待广大的公租房居民们参与到共同治理中,为重庆公租房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共同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