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老梁市监论谈
今天来唠唠体制内谈之色变的12345,刚开始这个电话真挺好,越往后越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有些变味了。
1."接诉即办"秒变"接诉即怂"现在扣帽子成风,动不动就是一顶不作为扣给你,真正不作为的人根本不会被问责,因为有替罪羊在那。说来,为何有的领导怕投诉怕的要命,无非是关系自己头顶的乌纱和手中的钱,解决投诉的方法就是一层层压榨,让下面的小伙伴犹如惊弓之鸟!诚然,正向的投诉是鞭策,但是越来越多的无效“搞笑”投诉,加大了基层员工的压力和工作!
硬性一刀切式的“ 有诉必究”考核,导致基层无原则的和稀泥,有的地方不得不对无理要求"秒回应",甚至出现"有诉必成", 这无形中大大鼓励了谁闹谁有理(利)的歪风,该摒弃了!
2.基层干部沦为"情绪收纳桶"12345是个许愿池,还是免费陪聊的地方,管你有没有错,只要打电话就是你错了,投诉的成本零成本,产生了很多无效投诉。而12345接线员,就像一个大口袋,什么都得往里装!谁心情不好了打个12345,能把工作人员聊到怀疑人生,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其实,深层次的问题是ZF部门为民解难不到位,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缺失,处理问题有失公允,导致热线成为老百姓发泄不满情绪的一个通道!有的打电话纯粹就是无理取闹,反正打电话不要钱,搞得工作人员怕投诉无原则纵容。强烈建议打12345收费制,3-5元一次,避免浪费公共资源。
3."满意率"演化成"讨好率"
现在的12345考核,过度追求满意度,不管合理不合理都要求满意,百分之百满意怎么可能?某些时候某些部门会被“专业投诉人”恶意绑架,造成了很多工作不敢开展,明明就是合理合法的事,最后顶不住胡乱处理了事。
更甭说有些地方为了满意度,什么方法都用上了,甚至出现了令人咋舌的"花钱买满意"的奇葩场景。去年某市掏了500万用于安抚投诉对象,这掩耳盗铃的钱花得可真溜啊,只是可惜了纳税人的钱!
4.热线异化加剧社会矛盾12345,本应是解决问题的热线,帮助了一部分人,现反而成了某些人发泄情绪的出气筒,也造就了一群刁民更加肆意妄为。尤其针对服务行业的恶性投诉,你不满足我的无理要求,我就投诉你,投诉你的企业,说你服务不好,有各种黑幕,无形中让其沦为打假人的帮凶了。
相关数据显示,全年全国范围内因12345热线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飙升至令人震惊的326起,比前一年剧增了三成,不禁让人深思:这究竟是在解决矛盾,还是无意中助长问题的发生?该反思了!
12345初心是好的,但最终却违背了初心,变成了传话筒,本着逐级解决问题,最后是逐级问题下放,转了一圈,问题回到矛盾的起点,最终还是基层扛下了所有,遭罪的全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几年前,我匿名打12345举报……没两天被举报人找我家里了,真的看不下去了,但又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瞅着12345的传奇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