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山西省
原标题:师范类专业供求失衡:就业面临挑战
教师、医生、公务员,是近年来的热门职业。医学我前面文章有讲过,接下来计划分两篇文章来分析师范类专业:慎重选择教师职业;哪些教师岗位好入编。本文的结论就是慎重选择教师职业,特别是建议农村男生不要选教师职业,城市中产家庭孩子与农村女生有望本地入编就业的可以选择教师岗位。“城市中产家庭”是指没有车贷房贷,父母经济生活自由并且可以适当补贴孩子的家庭。 一.师范类专业供求已失衡:接纳教师的主体岗位中小学基础教育,编制已全国性达标,教师要入编只存在结构性机会2022年7月8日,教育部发布新闻,全国省市县三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到或高于国家基本标准。注意这个时间是在7月8号公布的,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因为这个时间点基本上是全国各省高三学生进行本科批次报考的最后几天。这让那些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家长和孩子们很难临时作出调整。虽然各省市在2021年底陆续有公布类似信息,但是作为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信息当然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这个信息传达的最直观的信息就是,作为吸纳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最大块的基础教育岗位,已经基本饱和。从2023年开始,要想再考入教师编更为困难,这对刚要报考以及在读的师范类专业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择业依据。
2022年7月8日新闻报导
很多家长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2018年教育部刚扩招40万名大学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解决教师缺编的问题,全社会对教师职业又这么热捧,怎么短短四年教师职业就已经饱和了?专家解析说,中小学教师编制达标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再招聘教师,但是我们从需求端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实际情况如何。
1.需求端:新招编教师的岗位的需求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高校教师:我们目前讨论的是高中考大学选师范类专业,高校教师遥远的事考虑意义不大。但我也顺便说下,高校教师至少博士以上,目前中国在校博士及博士后人数达50万,全国有3000多所大学院校(包括高职院校),大家算算这些大学可以提供多少博士教师岗(虽然博士不一定就是进入高校任教)。
(2)中职院校:应当说,中职院校是目前教师岗位最具吸引力的就业渠道。但是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基础教育成为师范类专业就业的主体。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师比偏大(数据参考下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还是比较缺人,中职学校教师岗位的具体分析,我放在下篇文章来进行说明。
(3)中小学三级学校的新入编教师的机会,只能依靠新陈代谢产生的编制。
以上数据摘自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21
上表中我摘录的数据可以看出,初中、高中的生师比基本合理,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师比偏大,还有可能进行小班制教学增加教师岗位,但在编制总体达标的情况之下,只能通过存量的结构性调整挤出新的编制给新入编教师。而这存量结构性调整只有两种方式,一是退休,二是辞退。我遍查国家和各省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都没有找到具体数据。如果从推测来看,我国1993年开始大学生扩招,大学录取率由1992年的25%到1999年的59%到现在的90%以上。因此大部分的师范类专业在1993年入学,1997年左右开始入编增加。这批入编教师正常退休,至少还需要10年(在不考虑延迟退休的情况下)。
(4)教培行业,原来的教育培训行业吸纳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国家在双减政策下,直接把排名第一的新东方转行到直播卖货。
目前一些热点学校仍然缺教师,比如某些学科的一线教师、农村薄弱学校、经济不发达地区教师,这会造成新增岗位需求,但在编制总体达标的情况下,也只能通过内部调整来挤出编制,比如宁波市首推的教师队伍退出机制(其实很多地方也有试点),今后肯定会在各地推广,这种改革就是存量竞争,并不会空余出很多的教师岗位给新入编教师。
2.供给端:
教育学门类专业分为教育学类、体育学类两个一级学科。大学的师范类专业大多都不是控制类型专业(代码后不带字母K,K是控制专业,T是指特设专业),如人文教育专业(代码040103)。师范类专业在1997年以前是包分配的,师范类专业招生人数有计划控制。现在各大学院校只要有师资及配套,能招收多少师范类专业学生就可以自主决定,也就是说,目前,各大师范类专业的招收,不会考虑到这些学生能不能就业,只要有人读就可以了。
我统计下2022年教育学类专业福建省各类大学院校招生人类为14502,占福建省全部录取人数20.19万人的7%,这绝对数字是有点儿吓人的。再考虑到福建省目前没有进行教师编制的师范类专业保护,允许有教师资格证的非全日制师范类专业大学毕业生考编,导致一些其他专业大学毕业生一起来争夺教师岗,僧多粥少,导致师范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入编竞争加剧。号称十大金贵证书之一,比司考、注册会计师证更好考的教师资格证,近年来报考人数增长是非常大的,今年达到1144万。教师师岗位的报录比平均都会达到7:1左右(这个数据我拿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1的高中教师招录公示进行计算过,供大家参照)。
因此,从大环境来看,师范类专业的供需比已经失衡严重,只不过这种情况要反馈传递到家长与考生这头,会有几年的延迟,代价就是——找不到工作!
二.教师岗位面临着人口减少的冲击很多人也对师范类专业不看好,大多数人的首要依据就是人口出生率的减少。确实如此,但这具体情况如何,我数据来说明。下图来自于网络统计,具体我不去考证,但基本上符合事实。如果您家孩子2023年考入不带编制的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为2027年,小学教师对应的是2020年出生的小学一年级208万生源,初中对应的是2009年出生的648万入学生源,往后逐年递减。
这几年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多生,但是疫情以及少子化趋势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伴随规律。受教育人口的减少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小班制可以增加教师岗位的就业机会,但是,我在第一点就已经分析了,现在的生师比已经基本合理了。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农村中小班化教学极端的已经是几个老师转着1个学生转。城镇热点学校的生师比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还有多少的发展空间。
三.教师职业和其他职业相比,也不是最佳选择。前两点其实是从供给端与需求侧的角度来分析师范类专业的就业趋势。这点主要是从教师职业角度来分析,教师职业并是不是最佳的职业人生规划,相反,适应的人群还比较小。
我在前面文章《教师和会计这两个职业,您更愿意孩子选哪个?》中有对比分析过。分析的是教师和会计,在医师的相关文章中,有分析护理与教师职业,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边我把一些基本观点再分析。
这张图沧桑却又勾起多少70后的美好回忆
1.收入低。前段时间新闻报导某地招聘教师年薪达到40万,我翻看了大量的头条中教师工资的问答,发现各地教师工资收入是非常低的,基本上是只有,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教师工资并非如媒体或是社会普遍认同的那么高,福建沿海地级市区属一级达标校从业25年的高考科目教师,副高级职称7级岗位,正常工作量,拿到手的代资为5600,造册工资为10万多一点点。研究生毕业入职三年教师月到手工资为4000不到。如果换成医生职业或是会计师职业的副高职称会比这高么?
教师的工资,作为财政核算编制的工资薪酬,从经济学理论上说,工资只是作为个人与家庭生存及实现人口再生产的个人消费品,换成人话,就是养家糊口。因此,我在开篇第一段就告诫大家,教师职业只适合城市中产家庭的孩子。农村孩子们啊,你们选择师范类专业一定要三思啊!!!
2.教师的职称评聘问题。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专业技术评定,是影响教师工资收入的核心因素。教师本科毕业后经过一年的见习期,5年后考一级教师,再5年考高级教师。但是小初高不同学段职称却有等级换算的歧视,比如目前的教育职称设置中,小学高级只相当于高中教师的一级教师薪酬待遇。教师评职称条件很多,有论文要求,有支教要求、有班主任要求等,人为设置卡关多于会计职称评定。教师职称评聘分离,评上职称如果所在学校编制不足,也不会被聘任加工资。专业发展空间不一样。中小学教师评到高级职称基本上就到顶了,因为小学教师高级职称的小正高、初高中教师的正高职称全市一个学科也不会超过5个。
3.职业生涯晋升空间不一样。
简单而言,选择教师职业,就是教师,智商高没用。情商高或许能做个中层领导,当个校级领导就差不多了。就算是人中龙凤的人去当教师也顶多到人大附的李永乐老师。不会由农村升到城区,不会小学升到高中。
4.其他的不写了,大家在评论区发言吧。(来源: 琳琳谈历史)
师范生专业不香了吗?北大教授直言:明年此专业就业或将遇到瓶颈在整体行业都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之下,有特别多学生在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哪怕他们毕业于新兴的专业。就连非常抢手的师范生,现在在找工作方面也遇到了困境。他们不再是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的学生,也不再享有一毕业就拿到证书的特殊待遇。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不管是哪一年的高考过后,都有非常多的学生要报师范专业,也导致很多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不断的提升,但是这几年来,竟然有专家预计,未来的师范专业一定会走下坡路,不再成为香饽饽。
一、师范生专业不香了吗?北大教授直言:明年此专业就业或将遇到瓶颈双减政策让很多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再次就业的压力,虽然双减政策影响到的是学校外的教辅机构,但是这些教辅机构为了打响牌号,也为了吸收更多的生源,往往会聘请毕业于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都是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的合格的老师,双减政策影响到了这些人的未来职业发展,自然也会让很多学生打起退堂鼓。
之所以会有很多学生在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以后不去学校里面教书,就是因为在外面的工资比较高。相较于学校众多的规矩约束,教辅机构的一些老师不仅享受更多的自由,而且拥有更多的提升,总而言之,在外面当老师的人永远比在学校里面当老师的人挣得多。
其次,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越来越多,现在能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非常的多,只要学历符合,不管是毕业于哪种院校,都能够参与这种考试。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不断地贬低,拿到了这种证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于是学校的选择就变得更多,这样也会导致很多人在辛苦考取的证书以后,根本毫无用处的局面出现。
二、北大储殷教授,直言2023年报考,千万不要考师范专业有非常多的人站在了社会的高处,他们能够看到一个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例如,北大的这些教授们有一个储殷教授就曾直言,千万不要在报考师范专业,未来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
其实这个老师的说法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因为现在有非常多的学校对师范生都要求不断的提升,例如他们在本科毕业以后还会想去考硕士,于是培养一个专业的老师的时间线就延长了,相对而言当事人的经济投入以及时间投入就进行了翻倍,但却未必能够保证他们在毕业以后得到应得的待遇。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新生儿人口数量不断的降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很多年轻人都不再愿意生孩子,也就导致很多乡村学校迎来了关门时刻。在这种情况之下,溢出来的师范生自然是找不到工作的。
所以学生在填报专业的时候,一定要看社会的发展形式,千万不要以为当下热门的专业未来几年以后还依旧热门。所有热门的专业都是跟人们生活贴近的,所以学生有的选择的情况之下,一定要率先选择关系民生大计的专业,例如医学专业。
三、师范生的困境能否靠不聘请非师范生来解决呢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师范生找不到工作了?还要允许这些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去考教师资格证,然后去学校里争一杯羹呢?其实这种做法只是为了挖掘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了让教育事业更加快的进步,即便是不让这些学生参加考试,师范专业的学生依旧会竞争的头破血流。
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师范院校数量越来越多,不管是公办本科还是民办专科,都出现了不同等级培训师范生的院校,现在的师范生是遍地走,但是他们由于就读的是师范专业,所以未来的就业面是非常狭窄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限制多少,非师范生减少都不能够解决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提醒:大部分的学生在报考院校的时候,肯定想到自己未来的就业问题,但谁也不能够预料社会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一定要好好的学习。特别是选择了走下坡路,专业的学生,未来这些专业很有可能会迎来新的高潮,但更多的是蛰伏期,所以学生报考院校以及专业一定要慎重的考虑。
来源;琪琪妈妈说
教师过剩、高校关停,人口如何影响教育?2023年以来,北京、广州、济南、大连多地发布了义务教育学位预警。北京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2022年北京已累计增加了18万个中小学学位,并计划在2023年继续增加2万个中小学学位。这些学位压力源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当年出生人口的大幅增长。
但故事的另一面是,在短短一年生育高峰后,从2017年起,我国出生人口持续快速下滑,从当年的1723万人降至2022年的956万。出生人口大幅波动,也对不同教育阶段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讲座教授、特区政府前人口顾问叶兆辉形容为“多米诺骨牌效应”,他警告说,出生人数下降首先会影响幼儿园,然后是中小学和大学,最终影响到劳动力。
中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之后,教育如何应对人口之变?各地政府又该如何根据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科学规划未来数十年的教育资源配置?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是否会进一步拉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区域教育分会理事乔锦忠曾专门调研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并参与教育部多个司局政策咨询、省市县教育规划编制和政府评估。就相关问题,他近日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最先感受到人口负增长的就是学前教育。图/视觉中国
2035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或减少3000万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随着新生儿持续下滑,学龄人口会相应减少,人口变动将如何影响不同阶段的教育资源需求?
乔锦忠: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总和生育率就已降到2左右,这个数字至少达到2.1,才能达到人口正常世代更替水平。2016 年,国内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政策效应很快释放完毕。2017年开始,全年人口出生数持续下降,2018年又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2020年、2021年都比前一年减少200万左右,未来中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趋势基本是不可逆的。
现在妇产科已经从过去的床位紧张到过剩,幼儿园这两年也没以前那么难上了。所以,最先感受到人口负增长的就是学前教育,目前这个阶段受到的冲击最明显,但从更长期来看,义务教育未来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我们团队用模型预测了2020~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发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先短期缓慢上升,在2024年达到峰值约1.46亿,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2025~2028年平均每年学生以一两百万的量级在减少,2028~2035年每年减少三四百万的规模。具体而言,小学学位需求峰值出现在2024年,比2020年多出了约485万,初中学位峰值稍晚,出现在2029年。最终至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将比2020年的1.4亿减少约3000万。实际上,当时我们做预测时使用的总和生育率数字是1.5,但2021年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15,现实可能比我们所预测得还不乐观。
中国新闻周刊:在校生减少3000万,学校是否也要相应减少?乔锦忠: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一直呈减少趋势,2020~2035年期间将继续延续这一趋势,而且下降速度逐步加快。预测表明,2035年全国小学、初中需求数分别为9.28万和4.79万,较2020年分别减少5.14万和0.38万。显然,人口负增长对小学影响比初中要大,因为小学在规划时分布更密、服务半径更小,所以总体基数上也更大,而初中辐射的面积更大一些,所以存在更多冗余空间。
中国新闻周刊:也就是说,由于生源减少,12年后,小学数量将至少减少一半,未来哪些学校可能会第一波关停或倒下?
乔锦忠:人口萎缩较为严重的地区小学可能会最先收缩,这主要与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有关。另外就是民办小学可能也会“死掉”一批,尤其在民办校占比较高的地区,有的地区民办学校在校生数甚至超过了公办学校,这可能与当地政府的财力相对较弱,对公共教育的投入不够有关。但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应该回归公办,这两年国家在政策上在积极调整,在引导和督促地方政府切实承担法定的教育责任。
总的来说,未来教育供求关系一定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带来的结果有两个:一方面是学校出现招生困难,部分会倒闭;另一方面,随着生源减少,学校自然而然就要转向小班化教学,班级规模会缩小,生师比也相应降低,老师也终于有条件从主要关注班级控制,转向更关注每个个体,这客观上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世界上其他经历了“人口塌陷”的国家在教育上也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趋势:未来中国的义务教育肯定要走小班化、提升质量的道路。
中国新闻周刊:日本少子化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变明显,从1990年代起,日本教育理念发生显著变化:开始提倡“宽松教育”,小学广泛引入“体验式学习”。中国现在每个教育阶段还是很“卷”,未来随着教育供求关系变化,是否也会走日本这种路径?
乔锦忠:有很大的可能性。未来升学会变得更容易,学生也不需要那么紧张,我们在教育的节奏上也会把控得更好一些,学生也从单纯关注分数和排名转向关注知识本身,不再需要陷入各种竞赛的怪圈中,这有利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教育供求关系变化过程中,办学条件标准调整的时机很重要,因为各地所需学校数量的多寡既与学龄人口规模有关,也与办学条件标准有关。比如现在教育部规定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中学不超过50人。未来这一标准到底应何时调整、怎么调?个人认为应尽量避免在学位需求波动较大的年份,简单大规模建设或撤并学校。政府在建设和撤并学校时,还应灵活调节办学标准,共同应对学龄人口增减。适时调节办学条件标准,比如对班额的调控,能使学校供给保持相对稳定,有一定量冗余,避免财政资源浪费。如果仅为了满足高峰时的需求,过量新建学校,学龄人口在达峰后迅速下降,大量新建学校可能就会形成资源浪费。
中国新闻周刊:学校数量减少同时,这一过程中师资配置会发生哪些变化?乔锦忠:与在校生数变化趋势类似,2020~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需求量总体减少,按现行生师比标准,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
为应对这些过剩,除缩小班级规模、降低生师比外,未来应在稳定部属和省属师范大学招生计划的同时,逐步减少师专和高职高专的师范生招生,保持一定的师资规模和质量。另外,师资培养体系也要调整,调整师范专业设置,扩大音、体、美、劳、通用技术、学前、托育和特教等学科招生人数,减少文化科目招生计划。实际上,现在的师资供给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缺编,语数等大课类老师相对容易过剩,而艺术、体育、科学等小课类老师更为短缺。
2031年城区在校生规模或超过村镇中国新闻周刊:你谈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学校数量和师资需求总的变化趋势,具体到城乡间会有明显的差异吗?
乔锦忠:未来学龄人口在不断减少,但城市化还会继续推进,根据我们的预测,学生的城市化率要比人口城市化率要高出十几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有些成人不一定在城市生活,但他们的孩子可能在城市上学。预计2031年前后,全国城市在校生总量会超过乡镇和农村,此后一直领先,这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后,国内义务教育将总体进入以城市教育为主体的时代,到 2035 年城市在校生比乡镇、农村将多近1000 万。不过,全国各地进入城市教育为主体的时间会有差异,发达省份会早于2031年进入,中西部落后地区可能会晚一点,因此各地在教育规划和资源配置时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动。
这一过程中,农村小学生减幅最大,2020~2035 年间年均减少67.45万人,2035年较 2020 年减少约 1079.18 万。村小需求数也呈快速下降趋势,到2035年所需学校数可能还不足2020年一半,只需3.55万所。未来农村地区会有大量教育资源是闲置状态,除了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以外,在脱贫任务完成后,建议不再向农村地区倾斜教育资源,当然对于必要、需保留的教学点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在经费上应按照高于一般学校办学条件的标准投入,以更好保障有特殊需求的儿童。
但在大方向上,总量上,资源一定要向城镇倾斜。未来15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会不断向城市聚集,根据测算,与2020年相比,城区在2026 年(高峰年份)需新建小学4000 所,2030年(高峰年份)新建初中4000所。城镇地区教育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所需增加额远大于农村地区,2020~2035年年均增加555.25亿元。不过,随着整个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医疗、卫生保健方面不断增长的财政需求肯定会挤占教育经费,这也是没办法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未来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经费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占比。
未来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个大趋势,调整一定不能过于滞后。调整过程中,城市化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考指标。在逆城市化现象出现之前,把教育资源优先投向城区是更有效率的,也能更好保障最大多数的学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巨型大学难再见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或大量出现中国新闻周刊: 人口结构变动最终也会影响到高等教育。比如在以私立高校为主的日本,受少子化影响,很多大学也面临招生不足和运营艰难的情况,进而刺激了一些大学恶性竞争,为了抢生源,无底线降低招生门槛,以至后期日本大学内出现了“过于弹性化的招生机制”,并导致一流大学大学生不会分数式计算等“学力崩溃”现象。中国与日本不同,高等教育以公立为主,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源危机延伸至大学,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哪些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乔锦忠:日本的这种情况在未来的中国也可能出现。随着少子化现象日趋严重,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会萎缩,部分办学质量不高,又无特色的高等学校会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高等学校的数量将会有所减少,学校的规模将变小,像现在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巨型大学将很难再看到,同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会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以公立大学为主体,而且最顶端的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但未来大学之间的竞争也会加剧,预计不久的将来“双一流”建设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本身可能提供了系统优化和提高质量的契机。
当未来学生数量减少,学生选择权更多的时候,必然会激发各个高等学校增强内部改革的动力。中国当下的高等教育系统整体是缺乏弹性的,特别处在金字塔尖的高校,自身进行内部改革的动力和意愿不强,基础学科不能沉下心来长期坚持攻艰克难,应用学科对市场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不敏感。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和普及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必然会进入买方市场,届时学费收入会减少,政府提供的资助可能也会减少,各高校为了生存需要,必然会调整战略进行差异化发展。
此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尤其是1998年高校扩招中,产生了很多后续问题。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动非常仓促,没有按照科学的节奏来走,简单快速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加剧了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失衡。按照国外经验,工程、医学,甚至师范教育本应是精英教育,不是任何层次的学校想办就能办,但现在低层次的工程、医学和师范教育比比皆是。从结构上看,真正学术性的高等学校占比不应太高,更多的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办学主要指向就业。因此,随着大学生的减少,未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可能也会大量出现,学校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和企业合作的机会。大部分高校会主动选择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另外,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阶段的“放水”还是比较严重的,很多四年本科生实际上在校学习只有三年,剩下一年基本都在实习或社会实践。此外,对数学、物理等门槛较高的基础学科,如果严格按照学业质量标准,每年会有很多学生被淘汰。未来随着少子化和高等学校之间竞争的加剧,各学校为了生存会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建立相对完善的内部质量问责机制,强化教学过程监管。政府也应顺应形势而为,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进行相应引导和问责。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