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与疫情争分夺秒的赛跑中,常州民政人“疫”呼百应,迅速反应,紧急行动,从严从紧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千方百计保障好广大民政服务对象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聚焦守护困难群众
为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减少疫情对其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市民政局救助处第一时间公布社会救助求助热线(85681595),因疫情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都可以通过这个电话向民政部门求助。
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镇街道、村社区民政工作人员重点帮助散居特困人员,单人户和家庭中有高龄老年人、重病重残人员的低保家庭,因居家隔离、停产停业、因疫滞留常州而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外来人口。
民政人切实落实落细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积极开展先行救助、用好临时救助政策,做到应救尽救。
11月4日晚上,天空飘着雨,来自贵州的王伟到常州市救助管理站门口请求帮助,他说,因为疫情,找过夜的地方很不容易,还害怕被感染。救助站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为他登记,测量体温,把他安置在隔离观察区,送上热腾腾饭菜,王伟终于安顿了下来。半夜,王伟突然胃疼,工作人员又迅速把他扶上汽车送往定点医院治疗,全程陪同接受检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还深入背街小巷、废弃房屋、桥梁涵洞,为全市流浪乞讨人员兜好防控疫情“保护网”。
倾情服务“一老一小”
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已经全部实行封闭管理,暂停探视、来访、入院、志愿服务等活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或站点也暂停一切集中式服务和聚集性活动,居家上门服务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刚性需求为主。各个养老机构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公共活动区域、生活住宿区等进行科学消毒,加强通风;备齐防疫物资,做好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工作;管理服务人员动员老人的家属通过电话、微信、网络视频等非直接形式了解老人在院生活情况,多与老人沟通交流。钟楼区还开通心理服务热线,组织市心理协会专业心理辅导师24小时对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开展心理慰藉、消除老人焦虑感。
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11月3日上午,市儿童福利院第一批封院战队迅速集结完毕,以“守好门、管好人、护好童”为工作目标,严守孤弃儿童健康安全。当天下午5点,经医护班多方协调,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到院进行核酸采样。“小朋友,别怕!张开嘴巴,啊——!”医护人员耐心地安慰对核酸检测有点害怕的孩子,麻利地将棉签伸入儿童口中……
筑牢社区“铜墙铁壁”
“您好!接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您住的楼栋需要居家隔离,我们将随时为您做好服务保障。”11月2日深夜,钟楼区永红街道电子新村社区居委会内,社工孙霞和她的同事们,不停地打电话,组建微信群,紧急通知居民们小区楼栋防疫封控的事情。孙霞手里两部手机,从早到晚,基本没有停歇。
孩子电话里心疼地说想妈妈了,孙霞晚上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抱一抱,一个紧急电话,又火速回到工作岗位上。目前电子社区群众两轮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居民们在微信群里,不断发“大拇指”点赞社工!
疫情期间,如何服务好居家隔离的社区居民,如何保障社区内部高效运转,是每一名社区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正是有无数像孙霞一样的社工,为常州市筑牢了城乡社区疫情“防护墙”。
为实现小区严防严控、不留一处盲点,很多民政机关工作人员也下沉社区防控一线,协助做好定点宣传值守、入户排查登记、重点区域消杀等工作,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1月4日凌晨3点,接到天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机关支援一线防疫的通知,天宁区民政局立即开始了调度。早晨6点,首批志愿服务10名同志全部到达挂钩的工二社区江南佳园小区。为保障小区621户1277人的生活能够照常,志愿者们在小区当起了“宣传员”“搬运工”和“保安员”。晚上7点,接到全员核酸检测通知,志愿者们又立即投入到现场准备、发动群众的工作中,11点40分下起了雨,经过居民和工作人员一夜的奋战,5日凌晨2点,小区核酸检测完成1246人。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于民政人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常州民政人将坚决把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在这次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